Sunday, June 24, 2018

生日是媽媽的日子

【生日是媽媽的日子】

作者: 陳浙雲校長

早上在校門口迎接孩子們上學, 不時會看到孩子提著大包糖果、餅乾來校,一經詢問,多是為了過生日,帶東西來請班上同學吃;下午時分,也經常看到商家受家長囑託外送飲料、點心給孩子過生日;偶爾,校長室也有小朋友帶來生日蛋糕要與我分享。不言可知,這些餐點,都是爸爸、媽媽為孩子們費心準備的。

孩子們享受著父母的關愛,同學們享用壽星提供的點心,十分快樂。我卻頗感困
惑:孩子可曾好好思考生日的意義究竟為何?

生日是指一個人出生的日子,代表一個生命的降臨。慶祝生日,是慶祝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。我國傳統上只為長者或是特別小的孩子過生日,這是因為以前醫學不發達,新生兒的夭折率頗高,能存活下來就令人高興;而過去人的平均壽命不長,要活到很大的年紀也很難。因此過去小小孩或長者的生日會被特別慶賀,他們的生日也常被看做是家庭中的重要節日,而不僅關乎個人。

近年來,受西方商業文化影響,生日成了每個人的重要日子,大家都覺得應當儘量讓過生日的人高興, 於是在生日在這一天費盡心思祝賀壽星,或吃大餐,或送禮物,不一而足。同時,近代社會對兒童極為重視,少子化的趨勢讓父母對子女更加疼愛。於是,孩子們理所當然的讓父母為自己慶生,甚至理直氣壯的向父母索取生日禮物。

然而,生日就該這麼過嗎?
在德國的文字中,「生日」代表的是「分娩日」,也就是母親生下孩子的日子。根據醫學研究,母親生孩子時的疼痛,是世上最痛的,比被刀割、燙傷,或被子彈打到還要嚴重。醫院產房的床邊通常有兩條很粗的鋼柱,母親們生產時會產生巨痛,所以雙手抓著這些鋼柱已為支撐,結果日積月累,鋼柱都被拉彎了。足見為了孩子的誕生,母親要忍受何等嚴峻的痛苦。正是母親受苦受難,才醞釀了孩子的生命。所以,佛教徒把生日稱為「母難日」,也就是母親受苦的紀念日!或許隨著年齡漸長,孩子距離母親愈來愈遠,但是母親曾經付出的辛苦,卻是孩子永遠不應忘懷的。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,生日該是孩子向母親表達感謝之日,怎麼反而能跟母親要生日禮物?又怎能顛倒過來,把母親的受難日拿來慶祝?

母親是生命的創育者,為人父母與師長,有責任教導孩子們了解:自己能來到這個世界上,是母親歷經痛苦的代價,引導孩子們體會「生日」的深層意義。「吃果子,拜樹頭」,下次,當我們過生日時,別忘了「生日是媽媽的日子」,提醒自己要做個貼心懂事的孩子,以告慰母親的懷胎養育之恩,讓「生日」這一天更具有意義!

(本文刊於「 及人心橋」102年4月號)